中国网1月9日讯(刘杨)透过栅栏,“乐学乐教,悦人悦己”几个大字跃入眼帘。站在四川天府新区第三小学校门前,一种力量带着倾心投入的炙热涌进了心田。“让教师快乐教,让学生快乐学。”校长李丁说,足球买球术语词,一所有生命力的学校应该是孩子成长的“乐园”,孩子置身于内,学中求乐、乐而好学;玩中求乐、乐而发展;美中求乐、乐而创造,享受着成长的快乐与美好。因为对“乐学”的极致追求,天府三小始终坚持愉快教育思想,关注师生生命成长,促进内涵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前行。五年执一事,育得梅花香。在天府三小这方沃土里,“愉快教育”的思想就像一颗有无穷力量的种子,发芽、生长,撬动着学校驶向诗和远方。
乐学乐教,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
“人这一生其实就是追求快乐的过程,而教育又何尝不是。”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声音,关注孩子的行为和内心感受,以孩子的立场去实施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努力让孩子拥有“尽兴、致乐、掘能、展长”的快乐校园时光,这是李丁始终奉行的教育信条。与学生的朝夕相处间,这样的信条让她在极具思想与温暖的教育工作中,豪迈而又不失于细致,更让学校在这条追求“愉快”的道路上不断彰显出新的活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者,有所知,笃实好学以为本;知者,有所乐,壮志凌云以为求。李丁解释到,天府三小以“乐学乐教、悦人悦己”作为校训,正是因为《论语》其曰,再结合学校“愉快教育”的办学思想而来,她谈到,对于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而言,能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拥有一个乐观积极的好心态,健康结实的好体魄,具备基本的劳动生活技能等,是终生良性发展的重要条件。“希望天府三小的孩子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赛道,努力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崇尚和平、追求卓越的新时代接班人。”
铸魂才能育人,立德才能树人。面对教育这件大事,在天府三小的教育主张里,一切的教育工作都是从尊重和敬畏开始。如李丁所言,只有看到每一个孩子、每一位教师生命成长的无限可能,看见校园里一草一木的生长,才能真正静心做教育,尽最大可能给每一位师生提供机会、提供条件,尊重、信任、支持、帮助他们。也因此,天府三小在“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的办学追求下,致力于让每一位师生快乐成长,成为最好的自己,让师生把自己的人生绘成美丽而精彩的画卷。
以美育人,引导生命向“美”而生
桌上堆满黏土,转轮、碾锟、刮刀、毛刷等各种工具有序排列在工作台上,三小“陶艺大师”们将捏出条棱的陶泥固定在托盘,轻扶外围,灵巧的双手外抵,陶泥随着转动螺旋散开,在指尖滑过的细微处,不经意地波纹潺动,且漫且漾。“陶艺大师”制作的餐盘雏形逐渐清晰,潮湿的陶泥夹杂着颜料的味道,有股别样的清新。
这是一场与泥土的“对话”,也是传统文化在传承创新中的印记,是手工技巧和艺术创意融合的诗意表达,更是孩子们艺以“乐·美”的真实写照……在天府三小,陶艺是孩子们最为热衷的课程之一,游戏与学习结合,灵感与制作碰撞,课堂就增添了更多的趣味。同时,学校在“乐学乐教,悦人悦己”育人理念的指导下,还为孩子们组织了丰富的陶艺活动,形式多样,乐趣纷呈,真正让教育“活”了起来。孩子们乐此不疲,在玩乐之间了解了传统文化,增强动手能力,培养了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
天府三小还精心打造了一条有着自身文化特色的陶艺长廊,那是学校艺术教育成果呈现的一大阵地。童趣的瓷盘、古朴的瓷瓶、精致的青花纸板画让人目不暇接,每一样都那么精美,让人不由赞叹。穿越这条长廊,可以沿着时间脉络回顾学校陶艺活动的点滴,感受“陶艺”在新时代的生命力,在行走顾盼中看到校园文化的沉淀,看到以艺术连接教育发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