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播3年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又有回春翻红之势。
云台数据统计发现,今年第一季度,微信公众号世界杯买球,老剧正片有效播放排行榜上,《知否》占据榜首,播放量相当于排名第2、3位的《甄嬛传》《琅琊榜》的总和;到5月底,和新剧PK,《知否》也冲到了电视剧霸屏榜单第4位。
▲2022年第一季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占据老剧正片有效播放排行榜首
《知否》确实是好看的,比它7.7豆瓣评分更高的那种好看。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海报
文言文搭配俚语的台词雅俗共赏,郑重讲究又新鲜的风俗礼仪,入了夜、蜡烛打光营造出朦胧晦暗的旧时光景,物与人就像跃入了半生熟的麻黄宣纸,晕染出古意和烟火气,形成了《知否》独特的质感和成色,由此展开一幅仿宋时期、汴京名门贵胄的家庭生活画卷。
初看《知否》,看的是婚前男男女女遮遮掩掩的情情爱爱、婚后男女主智勇双全、携手宅斗做自己的爽利主线剧情。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剧照
连带着笑倒在盛家老夫妻吹胡子瞪眼的日常、为贵妇仆人骂人不带脏话的口舌叫绝,对他们吐出的"腌臜婆""塌天大祸""混帐羔子""我的天爷呀""猪油蒙了心"俚语朗朗上口……
如今再看《知否》,是透过主角身边的父母长辈小角色,看那个教养尚在家宅中完成的封建社会,他们怎样教养子女、践行"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家庭教育观。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剧照
尽管故事是虚构的,但《知否》讲述的家庭教育、处世之道,也能照亮今天的现实。
汴京名门里的家教
翻开中国人的家谱,你一定会被枝繁叶茂的关系树震撼。
先考先妣、生辰卒日、娶妻生子、建屋迁徙、续弦再娶、过继子嗣、十世百代,一笔一笔记录着家族的传承和变迁、香火的中断和延续,具象地回答着"我们从哪里来"的抽象命题。
家庭是个体在社会意义上的起点,中国人又极重家庭观念和代际传承,笃信家和万事兴。
剥去原著小说中过气的"穿越"元素,《知否》的故事扎根仿宋朝的官宦人家。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剧照
《知否》沉浸在一个嫡庶尊卑分明的社会里,以婚姻嫁娶为分水岭,讲述了纲常伦理下,不同教养的子女各自成人成家、逐渐脱离名门贵胄的家庭庇护、在新的家庭里独当一面的故事。
在这个意义上,《知否》说的是成长,而他们的起点在于原生家庭的教育,家教以"影响人格、决定命运"的方式贯穿全剧。具体的,它又转化成3个问题: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
故事从三世同堂的盛家开始讲起。
盛家男主人盛纮,是个不站队、不攀附的清流五品京官。他上有年迈的非血缘母亲,身旁是1妻2妾,膝下有2儿4女。3个年幼的小女儿教养在3位不同身份地位的妇人膝下。
▲盛家的男主人盛纮
故事的女主角,正是盛纮的女儿,赵丽颖饰演的六姑娘明兰。
▲盛明兰
三个女儿个性各不相同。
墨兰争强好胜,由生母林噙霜呵护着,生母是妾、地位低下,但受丈夫宠爱,颇有体面;
▲盛墨兰
五姑娘如兰率性纯真,由正妻嫡母王若弗娇惯着,女主人脾气躁,虽不得丈夫欢心,但有尊荣;
▲盛如兰
六姑娘明兰明理守拙,因妾室生母早亡,后收养在祖母膝下,最受父亲冷落,靠地位最高、洞察事理的老太太教导庇护。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这句话放到三姐妹身上再恰当不过。
一堂插画私教课上,最能看出3人品性教养的差异。
上一篇:童心向党感党恩 自信自强展素养
下一篇:拂晓报社数字报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