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6日消息(记者王启慧)燃放烟花爆竹是很多人庆祝节日的一种方式。今年春节前夕,一种名叫“加特林”的烟花在社交媒体上爆红,成为“网红烟花”。
记者关注到,目前在多个互联网平台上都能看到网友上传分享的“加特林”烟花燃放视频。据了解,所谓“加特林”烟花,名字由加特林机枪而来,因射速快、火力猛而得名。从视频中可以看到,这种烟花火力极强,声音大,升入高空绽放出大范围火花。
网友手持“加特林”烟花燃放效果(央广网发 图片来源:短视频平台)
北京理工大学安全工程系副主任赵林双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燃放的“加特林”烟花主要是采用十几支或几十支连珠吐珠类烟花组合而成的一类小型“组合烟花”。燃放时,形成类似加特林机枪射击的燃放效果,装药量大、射速快、威力大,网友大多手持燃放,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网友跟风自制“加特林”烟花 专家:容易引起殉爆
值得关注的是,在“加特林”烟花爆红之时,什么app买正版球服,各地网友纷纷跟风效仿燃放并拍摄视频发至社交平台上。
“来买‘加特林’烟花的消费者非常多,是今年的‘爆款’。”烟花爆竹经营者薛先生告诉记者,受网友影响,很多人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加特林”烟花的燃放视频后开始寻找购买。吉林的王明(化名)告诉记者,最近女儿看到网上“加特林”烟花的视频,也非常想要。“跑遍了我们这卖烟花的店,只有一家还有货,其他家都卖完了。”王明说。
跟王明遇到同样情况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加特林”烟花已成为今年消费者争相购买的“宠儿”。而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城市政策要求及其他原因,很多地区没有“加特林”烟花售卖,不少网友便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寻找购买方式,甚至开始自制“加特林”烟花。
记者在哔哩哔哩视频网站上看到,一位网友早在2022年1月26日就上传了自制“加特林”烟花的全过程:将一支支单筒吐珠烟花整齐排列捆绑再紧密卷起,制作完成后,这个自制“加特林”烟花已经分量十足,最后一起点燃燃放。
网友拍摄自制“加特林”烟花过程并上传互联网平台(央广网发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制作完成后,该网友点燃烟花并手持燃放(央广网发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那么,这种“自制烟花”燃放是否安全?
根据国家标准《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GB10631—2022)规定,按照药量及所能构成的危险性大小,烟花爆竹按危险等级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A、B级危险性大,主要用于大型焰火表演,由专业燃放人员燃放;C、D级危险性较小,为个人燃放类产品。其中,国家标准规定C级吐珠烟花总药量≤20g(2g/珠),吐珠组合类产品最大允许总药量为1200g。
国家标准《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GB10631—2022)对产品药量进行了规定(央广网发 图片来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标准《烟花爆竹组合烟花》(GB19593-2022)同样对吐珠组合烟花含药量进行了明确(央广网发 图片来源:国家烟花爆竹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
“自制烟花很不安全,单筒吐珠类烟花属于C级吐珠类烟花,几十支这样的烟花捆绑后会大幅增加总装药量,可能会超过C级吐珠组合类烟花总装药量最大1200g的国家标准,由于捆绑量比较大,殉爆的风险要大得多。”赵林双进一步解释,殉爆就是指烟花燃放时,捆绑在一起的某只烟花,因质量问题发生炸筒,产生的爆炸冲击和热量会导致整捆烟花在极短时间内同时发生爆炸,由于总装药量较大,破坏力也较大。
从上述视频中可以看到,该网友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100支左右单筒吐珠烟花,同时其在视频中表示,自己制作的这个烟花应该有2万发左右(字幕显示1万发)。据记者了解,目前市面上售卖的单筒吐珠烟花药量一般在20g左右,如果将100只单筒吐珠烟花捆绑燃放,已经远超远超国标。而据记者调查发现,“自制加特林”烟花已经不是个例。
1月31日,有媒体账号发布了网友自制“加特林”烟花的燃放视频(央广网发 图片来源:短视频平台截图)
切勿盲目跟风!专家:手持燃放“加特林”烟花危险系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