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彰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新形象,中共石家庄市委网信办与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举办“石家庄市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评选活动。活动自5月13日启动以来,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积极响应和热情支持。征集阶段,6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入提名榜单,经过相关专家、市直有关部门等初评,评选出“石家庄市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20个候选名单,并进行网络投票。半个月内,累计得票近11万。日前,根据初评意见和网友投票结果,并充分听取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意见,确定“石家庄市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石家庄市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排名不分先后)
石家庄丝弦井陉拉花常山战鼓无极剪纸耿村民间故事赞皇原村土布纺织技艺石家庄酒酿造技艺正定高照井陉木雕桃林坪花脸社火
据了解,“石家庄市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评选活动是2022年度“美丽石家庄”十大系列网络评选活动之一。下一步,主办方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集中展览、互动体验等方式,让广大市民沉浸式感受石家庄历史文化魅力,提高城市美誉度,不断凝聚推动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石家庄市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石家庄丝弦
石家庄丝弦是河北省的古老剧种之一,也是全国稀有、石家庄独有的戏曲声腔剧种。丝弦剧种起源于明代,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以石家庄地区为中心,融入晋、冀、豫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内涵。剧种共分五路,即东、西、南、北、中,其中又以石家庄丝弦(石家庄丝弦为中路)影响最大,区域最广。丝弦又名弦索腔、弦子腔、罗罗腔,据传是在元人小令、明清俗曲的基础上衍变形成的。石家庄丝弦先以真声唱字,旋律向上大跳翻高,再用假声拖腔,旋律顺级下行,时而激越悠扬慷慨奔放,时而怒涛旋转急泄直下,这种尾腔翻高的唱法,为丝弦剧种独有的特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石家庄市丝弦剧团是丝弦剧种唯一一个专业院团,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石家庄丝弦的项目保护单位和省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石家庄丝弦的代表性剧目有《空印盒》《白罗衫》《小二姐做梦》《赶女婿》《花烛恨》等。周总理曾先后五次观看剧团演出,四次亲切接见演员,两次合影,并亲笔题词勉励全体同志。
井陉拉花井陉拉花类属北方秧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井陉拉花起源于宋元,盛行于明清,形成和流传于井陉县境内,亚洲杯买球,是全国优秀的民间舞种之一。在井陉有多种流派沿传,尤以东南正、庄旺、南固底的拉花最为出色,最有代表性。井陉拉花虽属秧歌范畴,但又有其显著的自身艺术特色。它以“拧肩”“扭臂”“翻腕”“吸腿”“撇脚”等动作为主要舞蹈语汇,形成刚柔相济,粗犷含蓄的独特艺术风格。井陉拉花的音乐为独立乐种,既有河北吹歌的韵味,又有民歌、民间曲牌和戏曲曲牌的音调,还不乏浓厚的寺庙音乐和宫廷音乐的色彩,古朴典雅、清爽动听、深沉美妙、刚健稳重,与拉花舞蹈的沉稳、含蓄、刚健、豪迈风格浑然一体。井陉县因“井陉拉花”连续3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常山战鼓
常山战鼓是正定民间艺术的优秀代表,源远流长,久负盛名。据《正定县志》记载,早在战国时期已具雏形,至明代盛于民间。因正定历史上是常山郡所在地,故而得名。常山战鼓是由鼓、大钹、中钹、小钹、锣等打击类乐器组合而成的一种民间锣鼓,其编制小则几十人,大至几百人不等,套路多样,品种丰富,曲牌繁多,9章72套,大多由独立的锣鼓段子连缀组合而成。其表演雄壮威武,气势磅礴,鼓点紧凑,变化复杂有致,声响高亢激昂,乐与舞浑然一体,成为一门以音乐为主,乐舞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常山战鼓是正定古城鼓、舞文化的重要遗存,其凭借独特魅力和迷人风采,被称为“最有气势的表演”,多次在中国北方鼓乐展示大会夺冠。
无极剪纸
上一篇:无锡农商银行本周金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