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秦腔是我国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戏曲艺术中最古老的声腔艺术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读者出版集团旗下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秦腔优秀剧目曲谱选》一书入选 2022 年度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精品出版项目,自出版以来就受到了戏曲专业领域及广大秦腔爱好者的青睐,积极推动秦腔在新时代重焕光彩,进一步丰富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秦腔优秀剧目曲谱选》
肖振东 编著
书号:9787549020799
定价:780.00元(全二卷)
20 世纪 80 年代,西北地区出现振兴秦腔的热潮,秦腔艺术呈现复兴景象,一些老艺人重返戏台,一时星光闪耀。当时,甘肃规模较大的主要是甘肃省秦剧团、兰州市秦剧团、天水市秦剧团等,培养了一批秦腔名角,秦腔艺术现出勃勃生机。如今,秦腔仍然是我国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广大秦腔爱好者的喜爱。秦腔剧目曾数以万计,题材广泛,内容纷繁,历经时代更迭,流传至今所剩无多。一些经典剧目的文字资料匮乏且佚散颇多,这对于戏曲艺术的理论研究及秦腔的演出和推广造成了非常大的阻碍。
秦腔《火焰驹》舞台剧照
由肖振东编著的《秦腔优秀剧目曲谱选》一书主要收集了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甘肃及周边西北地区受群众欢迎、影响较大、流传较广的秦腔经典传统剧目 40 余种,均收录了完整的唱词和曲谱,对秦腔戏曲音乐的标准化和普及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为秦腔曲谱的发展变化提供了宝贵资料,具有一定的传承和保护价值。肖振东是国家二级演奏员兼作曲,曾任兰州市秦剧团原团长助理、兰州市戏曲剧院创作研究室主任,世界杯买球数,他长期从事秦腔音乐演奏、秦腔剧目的编排等工作,具有深厚的秦腔艺术功底。曾带领团队创编秦腔剧目《狸猫换太子》《茸宝记》《梁宫秘史》《小二姐作梦》等,荣获甘肃省首届曲艺荷花奖、兰州市金城文艺奖,这些剧目在第三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中展演,深受观众喜爱,并成为西北地区各大剧团的保留剧目,常年巡回演出。
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甘肃秦腔剧目丰富,传统剧目约有三千多个,现存最早的剧本出自明代永乐年间。秦腔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它为研究汉族文化、追踪古老艺术形式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其精彩剧目对地方戏曲剧种有着重大的影响;它还承载着西北人民的精神寄托,具有历史性和现实功能。秦腔剧目题材广泛,上自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下至历朝历代重大政治事件、社会生活风俗风貌。早期的演出剧目,主要在民间祭祀庙会,以及各类丧葬婚嫁、庆寿还愿、驱邪祈福等活动的习俗仪式中表演。经过世代秦腔班社与艺人的长期实践,逐渐形成了一批大众喜闻乐见的经典剧作,作为秦腔表演的代表性剧目,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秦腔优秀剧目曲谱选》分为上、下卷,收录秦腔经典剧目 42 部。作者肖振东经过二十余年搜集资料、寻访老艺人、整理记录名家唱腔,将精选的本戏和折戏集结成册,收录大众耳熟能详的秦腔经典剧目如《牛郎织女》《孔雀东南飞》《狸猫换太子》《梁宫秘史》《赵氏孤儿》《游龟山》《铡美案》《窦娥冤》《茸宝记》等本戏 16 部,《宝玉哭灵》《喜荣归》《小二姐作梦》《胭脂案 • 慎思》《香山还愿》《花枪缘》《华亭会》《四贤册》《包公赔情》等折戏 24 部。本书精选剧目主要取材于元杂剧、明清传奇、民间神话故事及君王、忠臣题材,以反映历史事件的悲剧、正剧居多,表现民间生活、婚姻爱情的剧目也占有一定比例,历史剧多取材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这些剧目从唱词、音乐、唱腔、舞台表现等方面,多维度地展现了秦腔苍凉悲劲的艺术风格和西北大地的文化精神。
唱词准确,曲谱规范
秦腔作为一种地方文化,它除了唱、念以方言为基础外,也融入了汉唐时期的一些诗、词、曲的语言,这些语言特点与音乐特点相融合,共同形成了秦腔艺术独特的声腔风格,即语调高亢激昂、语音生硬、语气硬朗结实等。本书整理了众多秦腔班社演出活动中留存的一批珍贵的纸质剧本,这批曲谱、台本文献都是艺人和班社中成员传抄、改编以供演出使用的本子,欧洲杯比赛取消买的球怎么算,流传较广、影响较大,且多为陕甘宁著名秦腔艺术家的唱腔记录。本书选录其中优秀的传统剧目汇集成册,通过进一步整理研究,使之成为演出时能直接使用的曲谱范本,实用性较强,具有很高的传承保护价值。书中收录的剧目曲谱不仅仅是简单的配乐曲谱,而是将唱词及音乐节奏有机结合,并标明了舞台场景布局、器乐曲牌、人物动作及情绪提示、语气强弱记号等,完整地呈现了这些秦腔经典剧目的舞台演出原貌。
秦腔唱段《小晏》舞台剧照